2020-07-01 00:35:52
首先让鲜鸡粪加入稻壳、腐植酸(调节干湿度和碳氮比)等辅料和复合发酵菌剂,充分混拌均匀后送入日光温室式发酵车间发酵 。一般根据各地方发酵工艺的不同,发酵一般三到四天。期初三天或四天,是物料温度保持高温杀菌作用。若温度升温快,发酵条件好可2-3天翻抛一次。当物料开始降温时, 说明发酵快要结束。物料温度降至40 ℃以下 , 即可出料 , 送入熟化车间进行熟化。 熟化后可以烘干、粉碎并配制成生物有机复混肥。
为了促进鸡粪的快速发酵, 在开始发酵时要给予微生物尽快启动的能量。加入一定量的麦麸、糖作为“启爆剂” ,可促进微生物繁殖速度 ,加快发酵物料中物质的降解 ,增强微生物的降解活性 ,缩短达到高温阶段的时间。
发酵过程是一个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物质的合成 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如 :C , N , P ,K ,M n ,Cu ,Ca 等 。其中以 C ,N , P ,K 元素为最重要物质。C 主要用于微生物活动的能源, N 主要用于细胞原生质的合成, P 是磷酸和细胞核组成的重要元素。营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发酵物料的C/N 比, 物料的C/N 比对有机物分解速度有重要 的影响 。一般发酵物料的 C/N 比以 25 ~ 35∶1 最好。发酵物如含磷量较少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适当的加入无机磷 ,如 :KH2PO4 等,把C/P 比控制在 90 ~ 110∶1 , 可以加强微生物的P 素营养 ,促进物料熟化。
在堆制发酵过程中, 进行着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在此过程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水的作用主要有 :溶解溶质,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均在溶液中;水直接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能够起调节发酵温度的作用。然而水分过多又会影响氧气的供给, 抑制发酵。所以鸡粪适宜的发酵水分为 45 %~ 50 %。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发酵工艺的重要因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而放出热量, 由于物料的保温作用,使发酵物温度上升。温度升高能使发酵速度加快 ,但是由于发酵系统是一种靠酶促进运行的生物化学系统,当温度超过酶极限温度时 ,微生物的活动受到影响 ,发酵速度反而下降 。鸡粪堆肥发酵的高温阶段最适宜温度是 55 ~ 60 ℃。发酵过程中进行翻料是调节温度、供氧的最佳办法 。
随着我国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的兴起, 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和机构开发出了适合我国畜牧产业的降解畜禽废弃物的微生物菌剂, 不仅缓解了我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而且推动了绿色食品的生产 、开发, 带动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 ,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
但由于对微生物菌剂发酵鸡粪作肥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足,发酵过程中主力菌种的确定、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作用机理、以及菌种最佳组合问题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全俄农业微生物所对由鸡粪制成的微生物肥料的优势菌种进行分析表明 :芽孢杆菌属细菌具有较强的抗性 ,能够产生抗菌物质 , 抑制植物致病真菌和致病细菌的生长。连宾等从酒曲中分离产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的嗜热细菌作为发酵鸡粪的菌种 , 经鉴定分别属于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菌剂的研制是生物有机肥生产的核心部分, 因此选育高效的微生物菌种以及确定复合菌剂中的各菌种组合成为使鸡粪变为优质有机肥料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