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00:12:22
与自然发酵相比 ,微生物菌剂能产生一些酸性物质 ,因此处理的鸡粪 pH 值较低, 减少鸡粪发 酵过程中氨的挥发 ,保持较多氮素, 有助于提高肥 效 ,保护环境 。
堆肥中的水溶性碳 、氮化合物是堆肥微生物 很好的碳源、氮源,是能够被微生物直接用来合成 自身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物料中起始有效态碳、氮物质及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碳 、氮库 ,尤其是碳库强烈地影响着整个分解过程和氮的生物固定。堆制初期水溶性碳、氮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 ,中后期开始上升。可见随着培养时间 的延长 , 微生物对易利用的碳 、氮源需求越来越 多,导致其含量的下降, 但到了中后期, 其中的淀粉、脂类化合物 、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较易分解的 物质以及部分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开始被分解, 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碳 、氮化合物,同时初期被微生物利用的部分碳、氮源随着微生物的死亡而被逐渐分解释放 , 从而导致水溶性碳 、氮的含量回升。
与鸡粪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在相同时间里能合成较多腐殖态碳 、氮 。合成等量的腐殖态碳、氮要比自然发酵所需时间明显提前 。这是由于微生物菌剂产生的各种酶类能催化有机质快速转化为腐殖态。因此接种微生物菌剂更有利于堆肥的腐殖质化。
堆肥中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酶的参与 下进行的, 酶的活性大小反映了有机物料堆制中 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方向和强度[ 16] 。在有机物 料堆制中 ,过氧化氢酶活性远远高于土壤,而接种 微生物菌剂的鸡粪堆肥 ,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又明 显高于自然堆制 。因为微生物菌剂中含有较多的 产过氧化氢酶的耐高温的芽孢杆菌, 从而促进了 有机质的氧化分解。
蛋白酶属于水解酶类 ,能分解蛋白质和多肽产生氨基酸。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发酵完毕后,其氨基酸含量都要远高于自然发酵 。由于微生物产生了多种蛋白酶 ,并且不乏有一些高温蛋白酶在堆制过程中积极降解蛋白质, 形成了更多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鸡粪经微生物菌剂发酵后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见表 1)。
经微生物发酵剂处理的鸡粪堆肥达到无害化 指标的堆制时间一般为20d 左右 ,而自然发酵达 到这一指标时间常需60d左右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发酵物料中物质的降解, 使堆肥缩短达到高温阶段的时间, 并延长高温期 ,充分杀死其中寄生虫卵和病原菌 ,尽快还于农田 。表 2 数据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能加速鸡粪堆肥无害化
尿酸、NH4 +-N 是鸡粪中主要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物质 ,微生物菌剂能促进堆肥中的氮物质向蛋白氮和 NO3 --N 转化, 减少 NH4 +-N 的累积,能快速消除或减少致使作物生长障碍的物质。 自然堆制时需30d以上的时间,添加微生物菌剂一般20d 时就可达到安全指标。表3的数据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堆肥提取液抑制或滞缓种籽发芽的能力显著减弱 。